第一一十章:以彼之道还施彼身-《壮哉大唐驸马》
第(3/3)页
和尚占名山为己有,那便不让他们胡乱立庙;和尚占用良田,那么就规定,和尚不许拥有田地;和尚骄奢成风,那就限制了钱财,让他们无钱可赚;和尚遍地,那就控制他们入取的条件。
如此一来,和尚不能吃肉、不能结婚、不能免税、不能赚钱、不能奢侈、不能没文化、不能犯戒……
在这种条条之下,依然诚心向佛的,那则意味着对方是真正的高僧。既是真和尚,自然不会做出有损民族、国家、百姓的事情了。
只要这些条款执行下去,完全可以将世间的伪和尚一网打尽。
魏征终于明白了柴令武“堵不如疏”的真正用意,那是利用法制来管制和尚,用以限制和尚一切挥霍的空间。
如此做法,确实比他的更要高明,毕竟他的灭佛并不怎么正大光明。世间的佛家信徒太多,想要禁佛,并不容易。
而柴令武这种做法,完全是以佛家教义来给和尚下套。
你们和尚不是推崇四大皆空嘛?既然四大皆空,那就应该有四大皆空的模样。
更为主要的是,这种玩法不仅不会引起百姓、信徒的暴动,反而会大力拥护。因为他们理想中的和尚就是不能吃肉、不能结婚、不能免税、不能赚钱、不能奢侈、不能没文化、不能犯戒……
所以,柴令武的办法固然没有他魏征毒辣,但那阴狠的效果,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毕竟,不是什么人都吃得那种苦头的。
魏征上前一步道:“圣上,无规矩不成方圆。微臣也觉得对于佛家,应该进行合理管制,以免得苦了百姓,富了伪僧。小柴大人的提议非常之高明。”
萧瑀也站出来复议,他崇拜的是佛家教义而不是和尚。在他看来,高僧就是这样的四大皆空,框框条条对于得道高僧来说有如同无。
李世民因为佛教的潜在威胁,对佛教已生警惕,再加上空出来的寺庙可以用来办学、良田可以创收、释放民力、僧尼可以繁衍人口等种种好处,于是毫不犹豫的便决定下来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