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2 章节-《重生成帝王掌中娇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长忠会意,隐晦地摇头。

    梁王这才安心,大手一挥,又赐了夏朝生几箱珍贵的药材。

    身子不好,就补吧,至于能不能活命……全看天意!

    赐完药材,梁王看向穆如归:“九弟,你新婚燕尔之际,朕本不该说这些……可前日幽云十六洲的狄人又不安分,朕就想起了你……也只有你能为大梁出这份力了。”

    站在穆如归身旁的夏朝生恍然想起前世,幽云十六洲的狄人听闻穆如归回了上京,也起了异心。

    那是,他困于东宫,听闻太子也跟着九叔出征,只是总比九叔慢一步。

    穆如归带着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,穆如期躲在后面装模作样地安抚流民,于是穆如归残暴的凶名愈胜,太子却贤名远播。

    远在上京的老百姓哪里知道其中的弯弯道道?

    一传十,十传百,穆如归和前线将士的功劳反倒全成了太子的,连赏赐都没有得到半分,只得了个“将功抵过”的荒谬圣旨。

    夏朝生出身侯府,虽未上过战场,平日里耳濡目染,加上对穆如期死心,不再带着偏见瞧九叔,方知以往许多事,都是他想差了。

    只可惜,那时的他,自身难保,看清又如何?

    世上许多事,他都已经无力回天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。”但今生的夏朝生还有很多事可以为九叔做,“安邦定国乃臣子本分。”

    梁王和穆如归都没料到他会开口,皆诧异地望来。

    夏朝生淡定自若,并不多言。

    梁王皱眉想了会儿,明白了:哦,夏荣山的小子不想见到九弟,巴不得穆如归上战场呢!

    如此看来,他们二人当真不睦。

    梁王本就想要穆如归回幽云十六洲镇守,当即顺着夏朝生的意思,酌情让穆如归七日后再回幽云,然后叹气道:“朕知道,太子前几日做出许多荒唐事,可他终究是朕的儿子……九弟,就让他随你一同去幽云,随你差遣,如何?”

    夏朝生听得暗暗冷笑。

    今生,梁王果然还想让太子截穆如归的功劳。

    穆如归没有一口应允,而是去看夏朝生。

    他们刚成婚七日……

    只是,这到底是夏朝生主动开口提出的请求,再者,安邦定国的确是臣子本分,穆如归犹豫片刻后,应下了。

    梁王大喜,还想再说几句,穆如归已经冷淡谢恩,说要去太后处请安。

    “去吧。”梁王并不阻拦,只在夏朝生快要走出御书房的时候,冷不丁开口,“朕想起来了,夏荣山前几日还同朕说,让你继续回太学,做太子伴读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朕准了,只是想到你刚与九弟成婚,正是情浓之时,便推迟了一月,你看如何?”

    在梁王看来,这算是给夏朝生的另一种“赏赐”了。

    夏朝生心里一紧,不由自主抬眼,去追寻穆如归的身影。

    去太学,他就要面对太子,可不去太学,梁王生性多疑,必定认为侯府有所图谋。

    正是左右为难之际,已经走到御书房外的穆如归对他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逆着光,夏朝生看不清九叔的神情,但他的心瞬间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去就去,太子还能吃了他不成?

    离开御书房,夏朝生没有上软轿,而是与穆如归肩并肩走在去太后所住的慈宁宫的路上。

    他捧着手炉,费力跟上穆如归的脚步:“九叔,我……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见穆如归下颚紧绷,没有等自己的意思,立刻憋闷地用手指勾住九叔的衣角:“九叔,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?”

    比如出征,比如太子。

    比如他的承诺,他的心。

    穆如归闻言,低头捉住夏朝生的指尖,攥在手心里握着,仿佛在融化一块寒意森森的冰。

    夏朝生的心里也涌动起暖意,不再咄咄逼人,而是靠在穆如归身边,打了个小喷嚏。

    穆如归刚要说出口的话,被这声喷嚏吓了回去,转而替他拢了拢肩头的披风。

    穆如归本欲说,夏朝生是自己抢来的,就算他现在后悔,哪怕梁王亲下谕旨,命他们和离,也不会放手。

    可话到嘴边,金銮殿前的石阶陡然浮现在眼前。

    那是夏朝生为了抗婚,硬生生跪了三天三夜之地。

    穆如归常年在军中,熟悉军中律法,有时抓到逃兵或是闹事之辈,便会行跪罚。

    习武之人尚且熬不过三日,更何况侯府的小侯爷?

    可夏朝生挺了过来,还跪去了半条命。

    穆如归想象不出,那是何等的深情,只觉得心如刀绞,恨不能手刃了太子,将夏朝生牢牢困在身边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