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零八章:正统儒士的发难-《壮哉大唐驸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华夏百姓君王大多都很理性,旷日持久的佛、道、儒三教之争,始终仅限于“君子动口不动手”、“要文斗不要武斗”的范围内。即使有杀害,也只是惩办几位被视为首恶者。就如祟佛的齐文帝宣布灭道教,便仅杀了四名不肯落发的道士。周武帝灭佛,亦不肯杀一个僧人。

    这是传统文化氛围所使然。因为古代儒家讲究中庸、宽容,道家讲究清静无为,而佛教则更是高扬和平与平等的大旗。另外,也是因为佛、道始终未能真正的演变成国教,未能凌驾在兵权之上而主宰军国大事,所以西方一打就是几十年、上百年、数百年的宗教战争在华夏从未发生。

    三方的争斗到了唐朝方才告一段落。

    唐朝完全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明的国度,他们对于各族文化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接纳。

    在唐朝你可以打吐蕃传来的马球,穿北方胡人的衣服,看西域来的歌舞,玩高丽娘们……

    只要你有心,你可以在大唐,在长安体会到各种各样的异族风情。

    佛、道、儒三教之争也因为这种气度而缓解,李世民对于佛、道、儒三教没有什么偏袒,秉着只要你们不惹事,就不介意他们在大唐传教的心态。

    可是程咬金听到大家说到佛家的危害后,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佛教不好,干嘛还要让他在大唐生存?干嘛还要让它继续祸害大唐?

    他这一番言论,恰好打破了这种和平的姿态。

    孔颖达、虞世南、魏征、褚亮、于志宁、张玄素这些正统的儒士,本就对佛教有着心灵深处的鄙夷,有了程咬金开头,一干人立刻展开了潮水般的攻势,三言两语将佛教贬低得一无是处、一文不值。

    但是朝中佛教信徒也大有人在,他们以萧瑀为首,言辞犀利的展开还击。

    刹那之间,全新的儒佛之争,在朝堂上有着越演越烈的架势。
    第(2/3)页